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

策展筆記簿

這個展覽的構思,好像是我在會上拋出來的,但我都不肯定。後來第二次會沒有人認頭,就我來策好了。展覽最初本來叫活化廳藏品展,用街坊送給我們的東西作展覽,在原來給藝發局的計劃書,是中沒有的,有點兒製作一個零成本展覽,使用空檔期的意味。說得漂亮時,是從街坊送給我們的物品,反觀他們對於我們的想像。

當年香港藝術中心有一個《找尋藝術》(1990)的展覽,邀人們把他們認為是藝術的家裡藏品帶來展覽,這次我們展出的,卻都是不請自來,他們也不一定認為那些是藝術品,卻吻合物主對活化廳這社區藝術空間方向的想像。

恃著物是死的,作為是一個似乎沒有藝術家的展覽的策展人,我就大膽的把自己的工作和藝術家的創作不刻意去區分。何慶基最近有篇文是說香港策展人往往成為了展覽宣傳的焦點,至少是輕重的優先序上,我對這類指控不以為然,但也不嫌將這展覽作為這種討論的一個反思例子。

就我個人而言,實好久都沒有正式策過一個展覽了,雖然你也可以說我幾乎每天也在活化廳中策著展,但事實上,我覺得對上一次,經已是都沒有好多人認真留意看待,在活化廳正式開幕前的那個圍繞國旗等的展覽。但策展,雖是一個討論展覽的一個可能方向,尤其因這個展覽在策展討述中的後設自反性而被焦點化似,但我們要討論策展,正正也是望捉著辦展覽的原委,而不是策展的技術層面而已。

而循這一進路來想,這展覽的策展,還是得回到活化廳搞社區藝術的角色脈絡來閱讀。更多的,下次再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